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语词典 > 正文内容

兰溪棹歌

admin4个月前 (01-16)成语词典87
兰溪棹歌戴叔伦《兰溪棹歌》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,兰溪棹歌

(戴叔伦)

凉月如眉挂柳弯,越中山色镜中看。

兰溪三月桃花雨,半夜鲤鱼来上滩。

[注]

兰溪:今浙江县名,在金华市东北,因境内有兰溪而得名。棹歌:乐府瑟调曲有《棹歌行》,指渔民的船歌。“凉月”二句:意思是如眉的新月挂在柳梢,越地山色倒映水中。王逸少云:“山阴路上行,如在镜中游。”(《舆地志》)“兰溪”二句:“三日”,农历三月初三,上巳日,和“凉月如眉”扣紧。春日鲤鱼溯水上游产卵,因此在寂静的夜中能听到鱼儿上滩泼剌声。

1.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,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,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?

2.整首诗,从头至尾没有写到“人”,也没有写到“情”,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,景中有情,问: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?情是怎样的情?

1 答: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、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,朦胧飘渺,使人如同坠如仙境。

2 答: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,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。

3.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认为“凉“字用得最生动传神。你同意这种说法吗?为什么?

4..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,作者主要是通过“ ”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。

5.“半夜鲤鱼来上滩”一句极为生动传神,写活了诗歌意境,请你发挥想象,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。

【答案】

3.同意。一个“凉”字既写出了月色的秀丽明朗,又点出了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,更与后面的“镜”字相照应,表达出了月光明洁,水色清澈的优美意蕴。有力地衬托了诗歌意境的创设。

4.镜中看

5.示例:鱼抢春(新)水,(调皮地)涌上溪滩,(拨鳍摆尾)啪啪蹦跳。

二:

①全诗以清新的笔触,写出了兰溪的 山水景色之美 和渔家的欢快之情。

②首句“凉月”既写出了 月色之皎洁 ,又点出了 新雨之后宜人心扉的凉爽。

③“镜中看”启发读者去想象 那秀美的兰溪山色倒映在镜子一般的兰溪之中,摇曳而多姿,朦胧而飘渺,恍如仙境一般的美妙境界。

④从诗的结构上看,前两句是 静 ...

“兰溪棹歌” 的相关文章

安土重迁

安土重迁

【安土重迁】意思_出处 :,安土重迁发音:ān tǔ zhòng qiān 释义:土:乡土;重:看得重,不轻易。安于本乡本土,不愿轻易迁移。 出处 :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。” 示例:自古道:“安土重迁。”说了离乡背井,那一个不怕的。(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...

诡

【波谲云诡】意思_出处 :,波谲云诡发音:bō jué yún guǐ 释义:谲:诡:怪异,变化。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,形态不可捉摸。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、波浪一样千姿百态。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。 出处 :汉·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于是大厦云谲波诡,摧摧而成观。” 示例:这其间的悲欢离合,波谲云诡,令人...

鹧鸪天苏轼

鹧鸪天苏轼

苏轼《鹧鸪天·林断山明竹隐墙》阅读答案及赏析,鹧鸪天 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,乱蝉衰草小池塘。翻空白鸟时时见,照水红蕖细细香。村舍外,古城旁,杖藜徐步转斜阳。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。【注】①1080年,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。②浮生,语出《庄子?刻意》“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”一句,意为人生在...

中庸之道

中庸之道

中庸之道,中庸之道发音 zhōng yōng zhī dào 释义 指不偏不倚,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。 出处 《论语·庸也》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。” 示例 他一面想,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,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:是很合于“中庸之道”的。(鲁迅《彷徨·幸福的家庭》 近义词 不偏不倚 反义词 厚此薄彼...

食言而肥是什么意思

食言而肥是什么意思

食言而肥,食言而肥 shí yán ér féi 近义词: 言而无信 反义词: 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 解释: 食言:失信。指不守信用,只图自己占便宜。 出处: 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是食言多矣,能无肥乎?” 例子: 你们~,不承认这个原来答应承认的区域。(毛泽东《评国民党十...

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

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

张九龄《湖口望庐山瀑布水》阅读答案附全诗翻译赏析,湖口①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万丈红泉落,迢迢半紫氛。奔流下杂树,洒落出重云。日照虹霓似,天清风雨闻。灵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氲。注释:①湖口: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,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,故称湖口。湖口遥对庐山,能见山头云雾变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闪耀的色彩。②...